:::自行車大三島一圈
事實證明,我是一個自不量力又不輕言放棄的人。
前幾天從生口島騎回尾道明明就很要命了,結果還是看天氣好,說什麼都要去大三島騎車環島一圈。
這次是從尾道搭巴士到大三島,在大三島租自行車的。(尾道到大三島的巴士要換車一次,價格又貴,其實不是很建議。從今治側到大三島會是比較好的選擇)
租來的自行車是有六段變速、比較好的車款,剛騎上去五分鐘輕盈地像長了雙翅膀,五分後就想死——大三島的上下坡超、級、無、敵、多。
我的主要目標是位在大三島西南側的三個小型美術館:TOKORO MUSEUM、伊東豐雄建築美術館、岩田健母與子美術館。三館共通券1000円。(其實也有五館共通的,但這三個真的比較有看頭)
平日的大三島,路上偶爾會有車輛經過,除此之外,簡直是一場自己與孤獨的戰爭。在陽光最強的正午時刻,孤單單踩著踏板揮汗如雨,看天空跟海交融在一起的神奇顏色,膝蓋與大腿的知覺變得很瘋狂。
偶爾——真的非常偶爾,也會有島民徒步行走在路上,看著老奶奶推著推車緩緩前進,不禁會思考,她是不是一整個下午的時間都花在去到目的地了呢?她是不是一整天,就只做這件事了?在這樣偏僻的離島,生活的常識截然不同。
一如瀨戶內海諸藝術島般,三個美術館的建築本身就是藝術品,座落在天與海之間。TOKORO MUSEUM內展的是現代雕塑,展品風格我個人滿愛的,最有特色的是大門上是一對男女的側臉,他們在門關起時親吻。(但這天他們並沒有接吻就是)
伊東豐雄建築館,內容展的是大三島的地方創生企劃,島上產的葡萄酒、當地的窯烤麵包店、廢棄小學改建的民宿等等。
母與子美術館是雕刻家以「母子」為主題的戶外雕塑館,僅以一道牆圍起展區,沒有屋頂,栩栩如生的數十座母子像散落在圓形庭院中,沐浴著陽光與星辰。三間美術館都各有可看之處,如果對瀨戶內海的美術館風格有興趣的人,我個人還滿建議可以來看看。
滿頭大汗牽車爬上了陡坡,然後坐上車直衝而下,傍著彷彿要融化整個世界般的藍,我耐不住內心的激昂,一邊衝下坡一邊忘情地大吼大叫:「瀨~戶~內~海~~~~」(反正路上半個人影都無)
那真是一場令人難忘的體驗。
但我下次會選擇搭島內公車。